因为对瘴气的不了解,古人因此产生了许多误会。说是下蛊,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
到唐宋时期,因为医学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很多成熟的应对瘴气的药方,许多曾经被称之为“瘴乡”和“蛊乡”的南方地区也逐渐摆脱了污名,到明清时期进一步摆脱,只剩下特别偏远的山区才有。
孙思邈恰好正在接诊,有即将被派往巴蜀之地的病人担忧地问道“孙大夫,听说巴蜀也多瘴气,是不是天幕说得这些蛇虫蚁鼠有病毒不能碰”
原本中原之地的百姓听到巴蜀,都以为是穷乡僻壤,巴蜀地形复杂,不是李白那种喜欢到处游历或者需要经商往来的,许多中原北地人对巴蜀都有些误解。
孙思邈闻言解释道“是有些不同,巴蜀之地气候与中原不一样,更为潮湿。不过也不需要害怕。”
北地干燥,许多人刚到巴蜀,哪怕没有被寄生虫感染,潮湿也会让人浑身不舒服。
孙思邈与病人们分享如何避免瘴气“但凡需要入蜀地,若是感到潮湿不适宜,用艾草灸上两三个穴位即可,并不需要慌乱。多多发汗即可。”
不理解的事物,经过解释发现可以克服之后,人们就会破除恐惧心,能够以平常心对待。
艾灸是十分普遍的治疗方式,听到这话,病人觉得放心许多。
这时候的读书人什么都得会点,比如医书,也会阅读学习,病人觉得自己多看点医书,自己在家也可以艾灸嘛。
宋朝,还有另一个勇于破除瘴乡、蛊乡迷信的人,那就是苏轼苏东坡。
苏东坡多次被贬官,被贬到的吃荔枝的岭南惠州和海南等地,都是宋朝时期条件艰苦的地方,与他同被贬的有些官员,比如韦执谊、李德裕等人,到了海南没多久就郁郁而终。
但是苏轼心态很好,并没有被流言影响心态,勇于自己亲自尝试,一边吃荔枝写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边跟当地人学炼丹,还改良古人炼丹法发明尿罐炼丹,自己酿造蜂蜜酒。
“我在岭南那么久,也没发现什么巫蛊,瘴气也没那么可怕。”苏轼给认识的一位友人吴秀才写信,信中说道,“南方说得是瘴疠遍布之地,但是只要注意气候冷暖变化,仍然可以泰然处之。”
与另一位王姓友人写信也说道,“南方有病患者,多是寒暖失宜,饥饱过度。不是什么大病,是不适应新环境。”
苏轼还在海南发现了百岁老人之乡,写下书海南风土。
一份份信件记载着南方风情寄给中原的朋友与家人,可能苏轼自己都没想到,除了寄去自己的思念与生活,还对破除南方的偏见有重要作用。
现在再来说一下巫蛊。
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主要是用刻个木头人或者扎个布娃娃、稻草人之类,在背后写名字针扎之类的,但是这样有用吗
没有哦
刘彻难得有些
坐立不安。
说了一次就得了,天幕怎么又提
现在天下人都看到这种巫蛊娃娃没什么用,自己还那么大动干戈,岂不是越发说明帝王无情且愚蠢
如果弄个人形娃娃就算巫蛊,那人参不是还说可以成精可以长腿跑吗,在人参背上写讨厌的人的名字岂不是可以取而代之
种人参挖人参特别多的大清人齐齐笑了。
“还有这好事”洒脱不羁的魏源笑哈哈,“那我都想把自己名字写上去,让人参娃娃替我去上学,我就出去游历山川大海,多好。”
这一年,魏源高中进士,但是因为年龄太小,被朝廷遣回家中“进士荣归,读书候用”。
这时候魏源多大
24岁。
魏源带着满腔抱负,以为高中进士就可以为民请命,报效国家,没想到不是因为没考中,是因为自己的年龄被遣归。
在回家的途中,魏源索性一边游历当地风情,一边悠闲地与刚结交的友人看天幕,看得好不悠闲。
如果人形娃娃真的可以诅咒,现代人的盲盒娃娃每天晚上都得忙着打架了。
天幕又放出现代的盲盒娃娃。
可以看到,盲盒店里有展示的开盒娃娃,也有画了娃娃还没打开的盲盒,到处都是人形娃娃,看起来比粗糙的木雕娃娃逼真多了。
而且顾客很多,一个个看着自己喜爱的娃娃,去盲盒机抽取盲盒时聊得很热情。
其中一个盲盒机里,就是三国系列。
这里的盲盒机分好几种,开盒的是娃娃机那种投币抓娃娃的盲盒机,盲盒的是类似自动售货机投币自动掉落。
两个年轻女孩站在开盒的娃娃机前,一人投币,一人去操控机械爪去抓娃娃,一边操控着机械爪一边念叨“我要一个周瑜”
她瞅准了“周瑜”,机械爪几次抓起来,结果移动的过程中突然掉落。
女孩不死心,继续抓,那爪子却完全不听使唤,不是差一点点就错开,就是好不容易抓到了却掉了。
后面的女孩等不及,换成自动售货机去投币开盲盒。
统一的包装,掉落一个盲盒,她先许愿
“我要孙策祈愿孙策我的瑜策c不能少”
然后才拿起盲盒准备开盒。
“什么瑜策,是权瑜”另一个还在抓娃娃的女孩头也不回拆c,“弟弟心里眼里只有周瑜,周瑜心里却只有已经故去的哥哥,真是太虐了”
正在喝酒的周瑜“噗”
突然背负这样的绯闻,让他如何面对孙策孙权两兄弟
孙策“”
等等,他故去了他死的很早吗
孙权他还是个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刺激他
周瑜与孙策同龄,而他比长兄孙策小7岁也就是说比周瑜也小7岁小7岁,而且他们都是男人
东吴的谋士武将们使劲憋笑,连女眷的眼神都不对劲了。
不会吧,她们的夫君,还有这种关系
而在魏蜀等其他地方,一群人哈哈大笑。
“两兄弟都和周瑜有那种关系,啧啧。”曹操看热闹不嫌事大,笑得很大声。
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
天幕上,开盲盒的女孩开出一个没想到的人“哎呀,竟然是曹操。”
另一边抓了半天也没抓到周瑜,意外把郭嘉娃娃碰了下来“我抓了个郭嘉。”
两女孩把各自的娃娃往前一凑“嘿嘿,嘉国色,彧天香,英雄母亲曹丞相,可惜少了个荀彧。”
然后两娃娃嘴对嘴“来,亲一个啵唧”
天幕下,曹操笑容凝滞了“”
郭嘉更是笑不出来,甚至很想掏出帕子擦脸。
两个男人以这样的方式被凑在一起,心态都有点崩。
很多时候,所谓的被诅咒病了只是一种心理疾病。
古人常说抑郁成疾,这就是情绪对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恐惧也会。
曹操还有些没缓过劲来,第一次感受到了心理阴影这种东西。
“我觉得,这种娃娃还是有点问题的。”
比如他现在就被吓得不轻。
荀彧憋笑“丞相,你确定是娃娃的问题,不是那一句英雄母亲曹丞相”
荀彧很大胆,曹操反应也很快,冷笑“文和,你不觉得国色天香也是一对吗”
荀彧“”
大意了。
还好还好,虽然什么“嘉国色”“彧天香”听着也很奇怪,总比跟主公这么凑一起好。还好没抽到他
“什么是英雄母亲”嘴贱许攸胆子最大,笑嘻嘻道,“得生很多吧,岂不是说丞相给奉孝和文和都生了孩子”
曹操孩子曹丕曹植等人眼神飘忽,看父亲和郭嘉荀彧的眼神都不对劲了。
父亲是他们母亲,那谁是他们父亲
一想到要喊曹操为“母亲”,郭嘉或者荀彧为“父亲”,顿时脸上表情都维持不住了。
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瘟神的故事。
从前,有个书生晚上去探访友人,在破庙里避雨时遇到了瘟神“你是瘟神”
书生远远地看着瘟神不敢靠近,但是瘟神态度很客气“没错。”
书生“你要干什么”
瘟神“我要去前面的城市带走五百人。”
书生故意分享好酒,灌醉瘟神,自己也不去探访友人了,连夜淋雨回到城中通知大家
“不好了瘟神要来了要带走五百条人命”
城中人开始混乱,囤积食品物资和药材,开始各种打杂抢,书生想阻止却无济于事。
等到瘟神醒酒到来之后,书生却发现瘟神带走了更多人,愤怒地问道“你不是说只带走
五百人吗,为什么要带走一千条人命”
瘟神笑道瘟疫只带走了五百人,还有五百人是死于恐惧。1”
如果说这个“瘟神的故事”只是故事不够真实,那么还有真实的实验可以作证。现代德国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水声模拟放血实验。
德国的一位军官在战争中抓到一位俘虏,对俘虏道
“我要把你放血放干,让你受尽折磨而死。”
俘虏被蒙上眼睛,只感受到手上一痛,想到自己会流血流干死去,顿时一声惨叫“啊”
他听着“滴答”“滴答”的声音,感觉自己身体变冷,虚弱,眼睛被蒙住,越想越恐惧,开始大喊“你到底放了我多少血,我快要不行了”
镜头一转,换成了军官的视线。
原来他割破的只是犯人的手指,而且那点皮外伤已经愈合结痂了。
监牢里的声音,是水滴在“滴答”“滴答”“滴答”。
军官与做实验的科学家一直在旁边观察着,记录着。
犯人尽管没有真得被割破手指放血,但是很明显变得苍白,虚弱,出现了各种失血过多的症状。
最后,犯人在恐惧中活活吓死。
汉朝民间,原本巫蛊风气很流行,这时开始发现巫蛊的真面目。
不仅仅有寄生虫的原因,还有心理作用的原因。
文人道“想不到,原来声音就可以把人活活吓死。”
有方士已经开始转行做化学家,正在研究白磷和火柴,与感兴趣的文人一起聊道“晚上路边看到的鬼火,不也是把人吓得不行吗天幕说那是白磷,还可以做火柴。”
酒楼里各种人都有,看热闹就插话道“还有窗外的什么鬼影,怪声,也会把人吓病。”
“人是真的会被吓出病,那诅咒木偶什么的,原来也能把人吓出病。”
“原来如此。”一位负责刑办的小官吏叹气,“我们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没有深入研究,反而被有心之人利用了。”
许多以为被诅咒的病患就是如此,心里惴惴不安,恐慌担忧真让人生出疾病。
现代许多迷信的病患,医生即使知道也会配合,哪怕什么都不做,只要告诉病患说诅咒破了,病患立刻就好了,其实都是一种心病。
人的身体需要从内到外好好照顾,太大的心理压力、太大的情绪压力,都会让身体生病。想要保持健康,不仅仅要保持健康的身体,还要保持健康的心态。
嬴政从听到天幕分析自己的死因开始,就一直在用心记着天幕的提醒。
听到这里,有了一些感悟。
天幕也说他一天批阅的公务太多,还经常辛苦的巡游四方,晚上还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这休息果然很重要。
他有在好好照顾大秦江山,却没有好好照顾自己。
夏无且同样想到了这里“陛下,压力太大容易生病,您需要好
好休息。”
嬴政点点头“朕知道了。”
为了大秦,他也要好好休息,劳逸结合。
在和平时期,可以通过养成卫生习惯、不喝生水、清理老鼠蚊虫和污水,若是遇到季节变幻冷暖交替疾病流行的时候,可以通过口罩预防。但是遇到战乱时期,就非常无奈。
东汉末年,瘟疫横行,此时的瘟疫后世多有猜测。
饥荒带来战争,战争带来死亡,死亡带来瘟疫,瘟疫带来更多的死亡。
古时候常说饥荒年间“饿殍千里”,这背后除了能看到饥荒的残酷,还得看到另一个现实没有及时收敛的尸体,会带来瘟疫。
天幕直接放出现代地震之后的处置方式。
能够看到,一片废墟之上,穿着各色制服的人员有条不紊的处置后续。
搭建临时板房安置灾民,医护人员及时处理伤口,收敛尸体及时火化,喷洒药物防治疾病传播等等。
除了陆地上的,还有水源的卫生管理,还要打捞死亡的牲畜尸体,防止尸体污染水源等等。
身处在水乡的孙策感觉受到了启发“不是抛尸入水,也不是挖坑土葬,水里有蛊,不是,有寄生虫,土里恐怕也容易有虫。”
鲁肃大大咧咧道“民间不是说僵尸都得用火焚烧吗,这些有病的尸体看来还是得用火焚烧。”
周瑜若有所思“难怪每次遇到地震之后还会发生瘟疫,还以为是疫鬼就喜欢趁乱世而来,原来是从尸体上来的。”
孙策道“日后还是得好好处理尸体。”
正在坐堂接待病人的张仲景抬起头,想起自己家乡的瘟疫,想起了自己因为瘟疫死去的族人,陷入了悲伤“人死后会产生尸斑,形成尸毒,腐烂后会引来苍蝇蚊虫,尸毒可能就是被苍蝇蚊虫传播到人身上的。”
说到三国时期,不得不提三国时期的名医张仲景和华佗。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著作的伤寒杂病论影响了华夏中医几千年,是重要的医学著作。
有关张仲景的故事与东汉末年的瘟疫,我会在后面的大瘟疫统一介绍。
张仲景惊喜不已,他的弟子比他更快的说出口“师父,您被称为医圣”
正在被张仲景治病的病人同样惊喜“张大夫,您是医圣我竟然被医圣治病”
一时间,张仲景的坐堂喜气洋洋。
还有以前被张仲景治愈过得病人前来贺喜,甚至送来匾额,上面言简意赅写着两个大字
“医圣”
今天我们主要说的是华佗。
有关于华佗的传说很多,最出名的是三国演义里的华佗之死。
天幕放出三国演义的画面。
曹操头痛症又犯了,派人请来名医华佗。
“丞相总是头疼是因为脑子里进了风涎。”华佗说着拿出一
把斧头,“丞相如果想止住疼可以只吃药。但是如果丞相想除根,先服麻沸散,等麻醉起效后,我就用斧子劈开您的脑袋,把风涎剥离出来,这样丞相的头疼病就好了。”
曹操大怒“拉下去,斩了”
天幕下,曹操再次被创“”
被关在大牢里的华佗透过监牢的小窗户听到这一幕,哭笑不得。
他如果真的提着斧头说要剖开头,被抓死了也不冤,但问题是他没有啊
想起自己被抓的原因,华佗唉声叹气。
他就是因为知道曹操不好相处才不愿意为曹操效力,但是没想到,还是被抓,落到如今的地步。
也不知道天幕说出后世对他这件事的戏说,曹操是受到刺激更快地杀了自己,还是会放了自己。
一位平日对他比较关照的狱卒给他送了一碗水“华神医,您放心,被天幕提到名字,您肯定能脱困。”
华佗笑了笑,并没有狱卒那么高兴。
华佗最出名的是发明了五禽戏,还有各种夸张的手术过程。
因为华佗手术的夸张性,以致于曾经被人怀疑过,华夏古代到底有没有外科。
但是考古告诉了我们有。
1959年,山东广饶傅家村大汶口文化遗址392号发现的一个有明显手术痕迹的颅骨,将华夏的开颅手术历史上推到5000年前。
1991年,新疆鄯善县苏贝希村发掘距今约2500年的古代墓葬时发现了一具男性干尸,有腹腔外科手术的痕迹。
现代既然发现了外科,那么为什么华夏古代的外科在后面几乎消失匿迹了呢
宋朝时的叶梦得在玉涧杂书中认为人体不可“破裂断坏”,否则“气”无所含,则“形”亦不复存在。
灵枢寿夭刚柔中也记载“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
此后,华夏中医中“动手术伤元气”的说法占据主流,甚至一直影响到现代。
但是西医的外科成就告诉我们,传说中的华佗外科术,是真的存在的而且华佗外科手术的历史比近代西医外科书更早,所以华佗被认为是外科鼻祖。
天幕放出一个华佗的故事
一位病患捂着肚子,在床上翻滚,哀嚎着“我肚子好痛”
他的妻子在床边担忧地看着,给华佗介绍病情“他肚子痛了十几天,胡须眉毛都掉了”
等病人好不容易安静下来,华佗在病人的肚子上按压,感受一番后,表情严肃地告诉二人“他的腹中脾脏都已经腐烂了,需要剖腹治疗。”
“什么”妻子被吓得不轻,“要剖腹那岂不是很疼”
华佗耐心解释“先喝麻沸散,麻醉之后就不会痛。”
妻子犹豫不决地看向丈夫,实在对痛苦难忍的丈夫一咬牙答应了“死马当活马医,试试吧。”
既然病人自己
都答应了,一群人开始为华佗的手术做准备。
华佗先让病人喝下麻沸散,躺在床上,在等待麻沸散药效发作的过程中,华佗时不时按压一下来询问药效如何。
华佗按了一下病人的腿“痛吗”
“有一点。”
华佗又按了一下病人的胳膊“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