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9 章 医学与生命13(2 / 2)

我们学历史时,课本上评论清朝曾经有一句话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清朝是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也是集大成时期。

这里的集大成,就包括各种文学、艺术,还有医学都是在对前朝进行总结,也就意味着,它的风气是保守派占据上风。

创新是需要冒险的,在一个文字狱高压到动不动因为一句诗抄家灭族的奴清,只去继承古人经典明显比创造新理论被人骂“异类”要安全。但这并不代表,“异类”真的是错误的。时间会证明,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多年之后,吴有性的观点被现代医学所证实,瘟疫论极大地推动了疫病学的发展,温病的辩证法论治体系不断完善,摆脱了伤寒理论的局限,诞生了中医学领域的新学科温病学。

时至今日,吴有性依旧是中医和西医都一致褒奖的医学大师,他提倡的“疠气说”突破了传统的“六淫说”,“疠气说”与后来西医之中的“微生物学”有相似之处,让他从近代开始备受推崇。

“哈哈哈哈,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哈哈哈哈说得好”

被当世部分保守医者批评“异类”的吴有性,听到来自后世的赞扬,激动地手舞足蹈。

时间会证明,他才是对的他的理论虽然看似叛出了前人的经典,但是创造了新的天地温病学

这是因为他的作品诞生的新学科

非常可惜的是,一代瘟疫学大师的吴又可,死于清军的屠城。

清军入关发出“剃发令”的时候,吴有性因为拒绝剃发被清军处死,妻子带着孩子投河殉情。那个时候努尔哈赤一定没想过,他的子孙被天花困扰了好几代,甚至因为天花死了好几人。

听到这话,正在被围城中苦苦煎熬的吴有性再次发出一阵疯狂地笑“哈哈哈哈报应都是报应”

他的妻子却担忧地看着丈夫“又可,你要被清军处死,不如,我们逃吧”

吴有性的笑容戛然而止,悲伤地看向妻子“夫人,是我不好,连累你跟孩子一起死。”

到如今,逃,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天幕夸了你,清人没准不会杀你”妻子终究不舍得,丈夫如此大才,却因为剃发而死。

吴有性淡淡地摇了摇头“就算放

过我,也会让我去给清人治病,我不愿意,依然还得被杀。”

妻子闻言,眼泪立刻下来了。

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最全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是啊,丈夫既然会拒绝剃发,又怎么不会拒绝给入侵的蛮夷看病。

换作她,她也不愿意

“就这样吧,这样就很好了。”吴有性看了看孩子,冲着孩子招手让他过来,一手抱着妻子,一手揽住孩子,喃喃地说道,“知道我的书没有白写,我就满足了。”

他的眼神看向天幕,闪过一丝冷意知道清朝的皇帝会遭到报应,他更满足了

如同北方人去南方作战适应不了当地的瘴气容易生病一样,满清作为草原民族进入中原,首先不适应的并不是汉文化,而是他们的身体对抗不了中原的疾病,尤其是他们大肆屠城造出的大量无人收敛的尸体,是疫病最好的温床。

而最有能力救助他们的医家名家,都在屠城中被他们杀死了,可以说,他们的死一半是自己作出来的。

当然,虽然没有汉人医生,还有蒙古大夫呢只要你们受得住。

顺治皇帝福临脸色铁青。

刚刚入关,天幕降临,还以为是带来大清绵延万年的好消息,结果竟然是这种嘲讽

“这天下都是朕的,要什么名医没有”

福临不以为然地说着又,眼神不由自主飘向了一旁,飘向了一位待选的秀女董鄂氏。

他对这位秀女一见钟情,很想将她纳入自己的后宫,对之满怀期待。

然而在他的期待中,孝庄太后竟然将董鄂氏指给了他的弟弟博穆博果尔

福临大怒

但是孝庄太后一个冷冷的眼神,福临只能强行忍耐下来。

现在他虽然看似亲政了,大权实则把握在孝庄太后和多尔衮手中,自己根本没有反抗能力,只能等待时机

吴有性的生死时间,西方都在经历着一场巨变,最终这场变革也让西方的医学开始后来居上。

可惜的是,华夏的统治者并没有发现,只是忙着内斗和厮杀。

最终,他们也将要为他们对医学、对医者的轻视,付出生命的代价。

1582年,吴有性出生;

1590年,眼镜制造匠人詹森发明显微镜,这个显微镜的雏形是用一个凹镜和一个凸镜做成的,很粗糙,而且詹森并没有发现它真正的用途;

1641年,明末大瘟疫;

1644年,清军入关,持续多年对全国多地进行屠城;

1652年,吴有性逝世。

1649和1653年广州多次被屠城,僧人帮忙收敛的尸骨就有80多万。

1665年,伦敦大鼠疫;

1665年,列文虎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显微镜,当时已经超越了当世的所有镜片,他依然没有放弃,不断地研究,最终制作出了能把物体放大300倍的显微镜,将西方医学和科学往前推进到质变的

地步。

“可惜了,那时不是朕在位。”朱棣看着天幕特意放出来的时间对比,已经那神奇的显微镜,羡慕中直接生出了掠夺之意,“大明有名医可以治疗瘟疫,也有海船,换做朕在位,趁此机会灭了欧洲吞入大明”

徐皇后看似漫不经心“后世没机会,那你身为老祖宗提前吞了欧洲不就行了”

朱棣叹气“朕也想,没钱啊”

刚刚支援郑和下西洋,银子流水似的花出去,想要再支持一个船队去西洋,难度太大了。

“果然,国库没钱,做什么都束手束脚。”朱棣露出穷皇帝的苦笑,一边计算着,“商业挣钱,必须得发展。工业强国,还有厉害的利器,也得发展。还有农业,要吃饭,不能断,也得发展。”

朱高炽冷不丁插话“都没钱呢”

发展什么发展,印刷大明宝钞发展吗

朱棣已经没力气瞪儿子了,突然想起了汉武帝“好羡慕汉武帝啊”

他有好多黄金

大明为什么没有

朱高炽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父皇,大明医书天幕都说好,重金卖给其他国家,不就有钱了”

朱棣一想,还真是。

国库没钱不代表贵族和大臣没钱,也不代表其他国家的贵族没钱,他完全可以想办法从他们手里掏。

“好主意这事交给你办了,先去拿个具体章程”

明清正值世界大变革的时期,同样时疾病大变革的时期。

我们先说一个大家可能更感谢的事帝王之死

所有皇帝齐齐一震。

天幕说过的最详细的“帝王之死”是秦始皇,可谓是对秦始皇偏心到没边了,这一次会说谁

知道了自己的死因才好避免,他们倒是希望天幕多说说。

清朝皇帝的死,同样很值得一说。

相传,清朝出了第一位得花柳病而死的皇帝,也就是性病。

相传,被压抑许久的同治皇帝不爱后宫爱青楼,喜欢私自溜出宫去逛八大胡同,以致于感染了性病,全身溃烂而死,是真是假

玄烨大怒,气得一向自律的康熙帝当庭重重地拍击龙椅扶手“这是什么丢人现眼的子孙我爱新觉罗氏没有这样丢人的子嗣”

清初的帝王们一个比一个生气,却只是无能狂怒,时间隔得太远,想管也管不着。

而其他朝代的皇帝们一边看好戏一边嘲讽。

“后世的皇帝真是差劲,也太不讲究了些。”

李世民虽然不懂什么叫做八大胡同,但是大唐时期青楼已经从曾经魏晋时期“南开朱楼,北望青楼”的华丽高楼成为烟花柳巷的代名词,而且唐朝狎妓之风很流行,文人墨客以携妓春游为乐津津乐道,朝廷也不禁止官员宿娼。

但是,这其中不包括皇帝

李世民想着自己后宫的众多美人,实在

不理解同为帝王,他不相信清朝皇帝没后宫,既然那么多后宫,为什么还要去逛青楼还逛到染病

长孙皇后的眼神也不对劲了,她默默打量着李世民,李世民吓得连忙自证清白aaadquo皇后朕没那爱好aaardquo

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是吗”长孙皇后笑得异常温柔,“你与我兄长年轻时没去过吗”

李世民一口咬定“没有”

长孙皇后看向兄长“你说呢”

长孙无忌眼神躲闪,却也是坚称“没有”

长孙皇后笑得更温柔了“放心,我自然是相信你们的。”

李世民“”

他怎么感觉更害怕了

好在,天幕快速说了下午,让李世民连忙转移长孙皇后的注意“看天幕,快看”

当然是假的啦同治皇帝真正的死因,应该与顺治皇帝一样,死于天花。

但是大家肯定要说,顺治皇帝不是为爱出家了吗

哎,谁让清朝的皇帝都是有故事的男同学呢

福临

他正在为爱而不得耿耿于怀,天幕突然告诉自己死于天花

而孝庄太后则是心中警铃大作怎么又是死于天花又是为爱出家没一个好的,自己儿子这么不对劲吗

为什么荒淫的皇帝不少,唯独同治皇帝会被传如此谣言这当然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系。

明清时期不少西方殖民者从各种途径进入华夏,他们带来了洋货,还带来了“洋病”其中一种,就是传说中同治皇帝所得的花柳病,现代我们叫做“梅毒”

朱元璋大惊“明清就有了洋病”

他震惊地看向朱标“标儿,你该不会是被传染了洋病吧”

朱标“”

谢谢你好父亲,可是他真的没有去青楼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