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面生的人吗?”爱洛听到这个描述, 觉得有些熟悉。
里克点头:“看起来不是经常逛画廊的人,举手投足像管家, 给我一种听说但没见过,想来确认到底怎么回事的感觉。”
“我猜,是有人进宫见到了殿下的装饰画,跟风打探而已。”爱洛十分肯定的说道。
她本人很满意《桦树林》,但正如卡罗琳之前所说,有些非传统的风格不是大家短期内能接受的。
这幅画摆出来有一阵了,引起很多人的惊呼,也有人不以为然。除了参加交流的画师,平时的讨论度很一般,怎么一下就受到关注了呢?
能够想到的外力,就是陆续交付给皇室的画被时刻盯住舍维斯特尼宫的人留意到了。
参加公主下午茶会的夫人小姐们少不了恭维殿下的眼光,她的新画,自然水涨船高。
“您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了。难怪咨询的人总是支支吾吾,对于方向和风格没有具体的描述。因为没见过,所以不确定。”
里克笑道:“我看,您出样稿,安排画一批同类作品,然后以系列的名义展示,估计人们就不会犹豫了。”
“是个好主意。”
既然在新品类的画上,她没有达到让人听见名头就下单的程度,那么,摆上几幅和格丽斯殿类似的画作为样品是理所当然的。
说干就干,基于方便快捷的原因,家中那个耗费了金钱和精力的四季花园成了她的灵感来源,景物普及,颜色饱和,是此类画面的绝佳选择。
画师们绘制的成品尺寸略小,和公主订单的风格一脉相承,不过内容完全不同。
可以让贵族富商们跟风擦边,以示对殿下审美的追捧,但绝不能重复。
公主要的画,无论挂在寝宫还是走廊,必须独树一帜。
画廊的定制画业务正式展开,这一新颖且时尚的装饰类画作很快风靡兰敦,签约画师的工作迅速饱和,整个一楼再排不下更多的画架,爱洛还得找时间积攒样稿,几乎成了专职设计师。
单幅画作的需求激增,流水线产能上的优势有限,爱洛开始找其他画室合作,首当其冲就是大画师伊卢米蒂纳。
先前只大概看过《桦树林》的伊卢米蒂纳重新琢磨过后,评价说:“这种风格乍一看不难,仔细看又很有意思,关键在于思维和立体感。”
伊卢对光影和结构的研究很透彻,眼光毒辣,认为此类画作必须依照教授的步骤完成,核心灵魂掌握在创作样稿的人手里,即使已经形成了潮流,可也不是随便谁画出来都能卖掉的。
所以,他在商量订单的时候强调道:“尽管画法难度有限,但对画师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力要求很高。我估计,有一部分人不能接受这种表现形式。”
“没错,”